寸口者,脉之大会,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。所谓三、六者,盖天地之气,以六为节。
实则身尽痛,虚则百节尽皆纵,此脉若罗络之血者,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。经月者,常期也,故适值去血,则阴分之脉或小或迟,或为陷下,此皆似七诊之脉而实非也,皆不可以言死。
凡后手三阴经,皆自内而出也。虚因肺气不足,故为欠KT及小便遗而且数。
大剂养血尚恐不及,徒用清凉,岂能有济。内风不动,则不与外风勾结,此便是阻截之法。
故幼年元气在下者,亦自下而升也。肾脉贯脊属肾,络膀胱,故为脊痛、腹满、小便变等病。
浮合,如浮波之合,后以催前,泛泛无常也。予则以为主治注中有“外症不解”一语,此四字最为着眼,有桃仁、大黄、芒硝、甘草以治里,必当用桂枝以解表。